拟四愁诗四首·其三
傅玄〔魏晋〕
我所思兮在瀛昆,愿为鹿窥虞渊。
日月回耀照景天,参辰旷隔会无缘。
悯予不遘罹百艰,佳人赠我苏合香。
何以要之翠鸳鸯,悬度弱水川无梁。
申以锦衣文绣裳,三光骋迈景不留。
鲜矣民生忽如浮,何为多念只自愁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我所思念的人啊在遥远的瀛昆之境,愿化身为鹿群窥探日落的虞渊。
日月交相辉映照亮九天,却如参星与辰星永远遥遥相望无缘相见。
可叹我未遇良缘却先遭百种艰难,佳人曾赠我苏合香传递情意,
我回赠以翠羽编织的鸳鸯佩饰,无奈要跨越弱水时却发现河上无桥。
再以锦衣绣裳寄托深念,怎奈日月星辰飞驰,时光从不停留。
人生短暂如浮尘般飘忽,何必空自多思,只余下满心忧愁。
注释
鹿:鹿群。
旷隔:远隔。
悬度:无根据地揣测、估计。
三光:日、月、星。
简析
此诗以瀛昆、虞渊构建渺远之境,愿化鹿群窥探日落的遐想,与参辰永隔的现实形成悲怆对照。佳人赠香、回赠翠鸳鸯的信物往来,被弱水无桥的阻隔击碎,锦衣绣裳亦难抵时光飞驰。末句以 “人生如浮” 收束,将相思之愁升华为对生命短暂的哲思,苍凉中见旷达。
傅玄
傅玄(217~278年),字休奕,北地郡泥阳(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东南)人,西晋初年的文学家、思想家。 出身于官宦家庭,祖父傅燮,东汉汉阳太守。父亲傅干,魏扶风太守。 122篇诗文 24条名句
贾逵勤学
王嘉〔魏晋〕
贾逵年五岁,明惠过人。其姊韩瑶之妇,嫁瑶无嗣,而归居焉,亦以贞明见称。闻邻中读书,旦夕抱逵隔篱而听之。逵静听不言,姊以为喜。至年十岁,乃暗诵《六经》。姊谓逵曰:“吾家贫困,未尝有教者入门,汝安知天下有《三坟》、《五典》而诵无遗句耶?”逵曰:“忆昔姊抱逵于篱间听邻家读书,今万不遗一。”乃剥庭中桑皮以为牒,或题于扉屏,且诵且记,期年,经文通遍。于闾里每有观者,称云振古无伦。门徒来学,不远万里,或襁负子孙,舍于门侧,皆口授经文。赠献 者积粟盈仓。或云:“贾逵非力耕所得,诵经吞倦,世所谓舌耕也。”
有会而作
陶渊明〔魏晋〕
旧谷既没,新谷未登,颇为老农,而值年灾,日月尚悠,为患未已。登岁之功,既不可希,朝夕所资,烟火裁通。旬日已来,始念饥乏,岁云夕矣,慨然永怀,今我不述,后生何闻哉!
弱年逢家乏,老至更长饥。
菽麦实所羡,孰敢慕甘肥。
惄如亚九饭,当暑厌寒衣。
岁月将欲暮,如何辛苦悲。
常善粥者心,深念蒙袂非。
嗟来何足吝,徒没空自遗。
斯滥岂攸志,固穷夙所归。
馁也已矣夫,在昔余多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