译文
皎洁的明月从哪里飞来?和承平时候一样圆,一样亮。我在万里之外打仗,数封家书,也让我无语,只得骚首。多少载光阴,多少次欢聚,到头来我们也只能分开。盘旋舞动的桂树大概应该笑话我,和金城的柳树那样憔悴。
我不喜欢竹笛的嘈杂,只爱空空的山谷,和那将天空照亮的清冷明月。在梦中,我们一起追随到岸边,在水中撑船。自古以来,只有中秋节和重阳节,能让我不负一生的快乐。盼望每年的今日,我能和儿女团聚,在山中醉酒享乐。
注释
水龙吟:词牌名,出自李白诗句“笛奏龙吟水”。水龙吟又名《龙吟曲》、《庄椿岁》、《小楼连苑》。一百零二字,前后片各四仄韵。第九句第一字宜用去
该词创作于金定兴三年(公元1219年)至正大二年(公元1225年)之间某年中秋之夜。此时已经是金朝的末期,因受蒙古的军事压迫,金朝迁都汴梁,仅仅保有河南、陕西之地。元好问在汴京任国史院编修,他的眷属在河南登封,作者为表达历经颠沛流离后对团圆幸福的渴望写下这首词。
参考资料:完善
词的上片是对过去离乱生活的回顾与感慨,元好问自金宜宗贞祐元年(1213)以来,因避兵几经转徙,颠沛流离,哥哥元好古死于病乱之中。移家登封后稍微安定下来,但在汴京为官,仍是单身生活。北边烽火未熄,自己孤身一人,是这首词的抒情背景。开头一句,“素丸何处飞来”,突兀发端,笔势飘逸,却原来又到中秋了。月光依旧明亮,而今国家破碎,故乡沦陷,孤独的词人,只有“无言搔首”而已。“几许光阴,几回欢聚,长教分手”,是对过去多年离乱生活的回忆和概括,读来沉挚悲凉。上片结句仍回到对月情境,以月亮作镜子,照出自己憔悴的容颜。这是多年离乱的结果,也是前面回忆的一个收束。
词的过片,以否定句式,
步裴回而徙倚,放吾目乎高明。极天宇之空旷,阅岁律之峥嵘。于时积雨收霖,景气肃清,秋风萧条,万籁俱鸣。菊鲜鲜而散花,雁杳杳而遗声。下木叶于庭皋,动砧杵于芜城。穹林早寒,阴崖昼冥。浓澹霏拂,绕白纡青。纷丛薄之相依,浩霜露之已盈。送苍苍之落日,山川郁其不平。
瞻彼轘辕,西走汉京,虎踞龙蟠,王伯所凭。云烟惨其动色,草木起而为兵。望崧少之霞景,渺浮丘之独征。汗漫之不可与期,竟老我而何成!挹清风于箕颍,高巢由之遗名。悟出处之有道,非一理之能并。繄南山之石田,维景略之所耕。老螭盘盘,空谷沦精。非云雷之一举,将草木之偕零。太行截天,大河东倾。邈神州于西北,恍风景于新亭。念世故之方殷,心寂寞而潜惊。激商声于寥廓,慨涕泗之缘缨。
吁咄哉!事变于己穷,气生乎所激。豫州之土,复于慷慨击楫之誓;西域之侯,起于穷悴佣书之笔。谅生世之有为,宁白首而坐食。且夫飞鸟而恋故乡,嫠妇而忧公室。岂有夷坟墓而翦桑梓,视若越肥而秦瘠!天人不可以偏废,日月不可以坐失。然则时之所感也,非无候虫之悲。至于整六翮而睨层霄,亦庶几乎鸷禽之一击。